
11月5日,秋末的会同县坪村镇,阳光铺洒在蔬菜基地的大棚上,折射出蓬勃的生机。掀帘而入,暖意与蔬果的清甜撞了个满怀:支架上青椒挨挨挤挤,青嫩果实坠弯枝头;刚栽种的幼苗已蹿至十多厘米,嫩绿茎秆顶着新叶,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白珍珠苦瓜藤蔓攀援而上,饱满如玉的瓜体缀在绿叶间,黄色小花点缀其间——即便已采收十茬,这份旺盛长势依旧令人赞叹。

“以前种蔬菜全凭老经验‘摸石头过河’,产量时高时低,品质也没个准数。现在有专家蹲点指导,心里别提多踏实了!”基地负责人、会同县荣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智茗望着棚内喜人的作物,话语里满是感慨。这不,省农科院、怀化学院的蔬菜种植专家正穿梭在田垄与大棚间,从种苗培育的细节到水肥调控的配比,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巧到田间管理的窍门,一对一为新农人们拆解难题、传授“秘籍”。


作为接过农业发展“接力棒”的新一代新农人,杨智茗早已立下发展目标:“上规模、创品牌、树龙头”,这九个字成为他坚定的奋斗方向。如今,荣轩农业以坪村镇为“育苗大本营”,将产业版图拓展至林城镇、蒲稳乡、青朗侗族苗族乡等地,900亩种植基地连成一片绿色海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配上“统一农资、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五统一”体系,就像一根坚实的纽带,把分散的农户聚成合力,让优质资源串成链条,让种植更规范,让农产品更有底气。

从本地超市、学校的“餐桌常客”,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里的“香饽饽”,荣轩农业的销路越走越宽。“多亏了政府的山区人才引进政策,也感谢‘菜篮子’生产基地这张金字招牌!”杨智茗分享道,如今产品已稳稳扎根广州美团、快驴进货、多多买菜等平台,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一举突破5300万元。这串亮眼数字的背后,是技术赋能的硬核支撑,更是乡亲们沉甸甸的信任。


谈及未来,杨智茗眼神笃定、豪情满怀:“下一步,我们要全力拿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扩建冷链物流设施,还要打通国际渠道,让会同蔬菜走出国门!”如今,荣轩农业已建成2300平方米钢架厂房及冷链仓储设施,摘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在它的带动下,会同县十余个村集体抱团发展,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田垄间的技术革新,大棚里的蓬勃生机,新农人的逐梦脚步,共同奏响了产业兴农的新乐章。在会同这片热土上,荣轩农业正以科技为翼,让田垄间的“希望之苗”长成乡村振兴的“致富之树”。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毛羽
编辑:唐家兴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