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观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怀化不沿边,不靠海,十万大山是它的全部。近年来,怀化以建设怀化国际陆港为契机,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奋力打开全省对外开放的西大门,由山向海,图强万里。
4月15日,我市重磅发布《怀化市202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怀化外贸进出口总额137.60亿元,增长32.9%。
从发展基础薄弱到连续三年外贸增速居全省首位,开放型经济“加速度”发展背后的密码是什么?其中的信心和勇气又来自何处?
(4月15日,在怀化市国际陆港货运场,龙门吊起降不停,中老图定班列正在装载箱包、五金工具、竹木制品等出口货物。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向“新”要转型,向“质”要升级
近日,关税问题成为全球焦点。与此同时,“made in China”再次走进大家的视野。智能电器、家居用品、箱包皮具等一系列款式多、价格优且品质上乘的生活好物成为海外消费者“购物车”里的“常客”。
在这其中,不乏“怀化制造”的身影。
在辰溪县湖南旭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款看似貌不惊人的转换器是这里的“明星产品”,它正以每年2.1亿元的出口额,撬动着国际市场的大门。
“我们要让世界通过这个‘小窗口’,看见怀化制造的硬实力。”企业负责人刘云告诉记者,他们生产出的转换器耐压、阻燃等20余项指标均远超国际标准,近3年在海外市场实现了“零质量投诉”。
怀化制造,是争取海外市场份额的一小步,也是推动怀化企业“大规模出海”“高质量出海”的重要一步。
今年1月6日,4辆由湖南永轩汽车经营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二手新能源车,在广州南沙港顺利出关,通过海运发往约旦,标志着我市首单二手车出口业务成功落地。
二手车出口作为外贸发展的新业态,是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途径。去年,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二手车出口有关事项的公告》,将二手车出口由试点省市推广到全国。
怀化市、县商务部门主动作为、深入一线,协调解决在怀企业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难点、堵点,全力服务外贸企业办理二手车出口资质。
从一个转换器到一辆二手车,我们窥见的,是怀化商品对外出口门类的丰富、是怀化外贸结构质量的提升、是国际贸易版图的不断开拓,更是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的体现。
2024年,怀化出口贸易首破历史百亿大关。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1.1%;农产品出口增长121.2%。
(4月15日,在怀化市国际陆港货运场,龙门吊起降不停,中老图定班列正在装载箱包、五金工具、竹木制品等出口货物。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以“变”应“万变”,发展韧性更强
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畸高关税,国际贸易形势一天一个变化。对外贸易风雨难测、市场难做,几乎是行业共识。
怀化外贸企业认清形势、主动求变、奋力突围,以更强的反应能力、更灵活的战略变革,在激烈的外贸市场中努力提升竞争力,开放型经济发展韧性更强。
会同县健霆竹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南竹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性企业,其生产的竹筷、竹签、竹餐具等竹制品,在日本、韩国、泰国、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广受好评。
日前,记者来到健霆竹业,其生产车间内忙碌依旧,但生产线相比上月已有减少。企业负责人丁镇告诉记者,此次关税影响对企业冲击较大,今年一笔来自美国的价值500万元的订单也随之“泡汤”。
“我们采取降本增效、开发新产品、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方式来提高自身产能。同时,积极参加广交会和RCEP经贸博览会等海内外展会,尽可能开拓东南亚市场。”谈到未来,丁镇底气很足。
国际形势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在怀外贸企业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全力以赴开拓新的广阔的海外市场。
——看活跃度,稳中有进。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国际班列1009列,同比增长121.7%,其中中老班列开行量居中部地区首位。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贸易合作活力满满。
——看开放度,持续增长。2024年,我市出口RCEP其他成员国39.20亿元,增长33.9%;出口东盟34.10亿元,增长43.5%;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75.10亿元,增长47.8%。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外贸市场更为广阔。
在向海图强的征途上,怀化企业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一辆满载货物的列车将从怀化缓缓驶向广西北部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与世界拥抱,共赢共成长
始终拥有破浪前行的勇气,也坚定敞开合作共赢的大门。
眼下,怀化7家本土企业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其中,湖南金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海南广福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签署5000万元合作协议,预计投产后年进出口额将超12亿元。
怀化从对外开放中获得发展动力,也在对外开放中提供更多机遇。
近年来,RCEP成为怀化人口中的热词,也就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如今,协定生效实施已三年有余。
近三年,我市紧抓RCEP实施机遇,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破题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瓶颈——
以平台赋能打造跨山越海枢纽。我市以怀化国际陆港为核心载体,建成铁路西货场、海关监管场、智慧冷链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式联运中心、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开通中老、中越等7条国际班列线路,国际贸易大通道优势更强。
以规则引领推动国际合作实践。我市编制《RCEP政策适配清单》,指导企业熟悉和利用RCEP规则。深化“关税银企”协同机制,推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签”,通关办理时限大幅缩减,同时企业及时享受到RCEP关税减让优惠政策。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联动机制,建设RCEP跨境电商产业园,在泰国、老挝等国设立多个海外仓,三年来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61.07%。
以产业提级激活全球竞争势能。我市实施RCEP融入本地发展战略,发展“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模式,让天天米粉、万橡新材料胶乳制品、辰铭竹制品等走入国际市场。打造侗苗风情RCEP文旅示范区,开通“怀化-万象”跨境旅游专列,2024年接待东盟游客量同比增长150%。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将迎来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的启幕,“共享机遇、共赢未来”的美好故事将进一步续写。
过去我们“望山兴叹”,如今我们与世界零距离。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付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