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侗族三月三歌会的悠扬芦笙声中,贵州天柱、湖南靖州与会同三地法院代表共同为“湘黔边界法庭巡回审判点”揭牌。值此民俗盛事,三地以歌为媒、以法为桥,携手开启“协同共治、法治护航”的省际治理新篇章。
上午九点,在湘黔两省交界的会同县广坪镇羊角坪村,身着节日盛装的侗家儿女以悠扬的芦笙迎宾曲揭开序幕,三县法院代表在两省群众见证下,为“湘黔边界法庭巡回审判点”揭牌,标志着湘黔边界地区司法协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站点将辐射两省三县六个边界乡镇9个村,覆盖2万余名各族群众,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85%。随后举办的“三月三”民俗歌会,活动现场同步开设了“普法加油站”,将法律知识融入传统节庆,法治宣传与侗族大歌交相辉映,实现法治精神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赢得现场阵阵喝彩。
作为湘黔交界“搬不走的好邻居”,会同、靖州、天柱三县依托湘黔朝阳联合党委十年“六联机制”基础,统筹整合三地司法资源,该审判点建立信息互通、纠纷联调、执行联动工作机制,成为湘黔边界地区司法服务的新窗口、新平台。
在随后召开的联调座谈会上,两省三县代表签署边界联调协作协议。会上,三县法院代表纷纷表示,湘黔边界地区作为两省交汇的桥梁和纽带,其和谐稳定关乎两省的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加强司法协作,不仅是维护边界地区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障。三地法院将以此次协议签订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继续深化“黔湘一家亲”协作理念,不断完善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司法服务方式,提升联调工作效能,为边界地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三地法院共建边界联调机制,是在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高位推动下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举措。”会同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卫江表示,该机制以“协同共治法治护航”为核心理念,通过打破地域限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既极大方便群众诉讼解纷,又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有效提升边界地区调解能力和治理水平,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此次湘黔两省三县边界联调协作协议的签署和“湘黔边界法庭巡回审判点”的揭牌,不仅构建起覆盖湘黔边界的“司法协作圈”,更通过“法治+民俗”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省际边界社会治理探索出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毛羽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