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聚焦解决“园区招工难”问题,将公共就业服务向园区延伸,将人才服务前移,设立“人社驿站园区站”。通过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式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实现城乡劳动力和产业园区高质量双向就业选择。
临近年关,走进会同人社驿站产业开发区站,不少返乡求职者正在了解园区招工信息。大厅内播放着各类企业招聘、职业技能培训和补贴申报信息。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求职者通过人社驿站匹配求职信息,最快可做到当天上岗。
“应聘人员如果是当天9点钟以前到,我们面试上的话就直接带到企业,当天安排上班。如果说9点钟以后来的,或者说电话联系的,就会给他安排住宿、安排吃饭,第二天早上正式上班。”会同县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唐海云说。
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拥有1500多名员工,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常年用工需求量大。为了帮助园区企业解决招工难,2023年6月,县人社部门按照“政企共建”模式建设连山产业开发区人社驿站,2名县人社干部下沉到驿站,把人社服务送到了园区企业的门口。园区驿站主动承担起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定向化进行劳动力输出,提供“技能+就业”一条龙服务。
“企业如果有需求的话,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要求,会订单式的进行一个培训。因为这个缝纫工的需求比较多,我们就根据他们的要求,开了两期订单式的培训,当时培训两期的话,基本上都全部上岗了。”唐海云说。
“我是去年3月份开始进这个厂的,大概也有快两年了吧,在这里这个工资待遇还可以,每天早上7点钟和晚上8点钟左右,都有接专车接送的。”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唐富说。
在会同县坪村镇麻塘村,由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开办的“卫星工厂”里布加工车间,共有16名员工,多为本村留守妇女、老人。企业将产品原材料下放到村,送活上门,车间完成产品加工后由企业统一回收,并按协议价进行结算。目前,车间日生产里布5000个左右。
“平时我们老人家没事做,这边搞了个车间,经过他们培训后来这里做点事找点钱,自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麻塘村村民毛春娥说。
“在这里工作慢慢做也有四五十块钱一天,平时在家带小孩,把小孩送到学校里面就可以来这里做事,然后放学的时候接他回家,离家近,骑摩托车几分钟就到家了。”麻塘村村民龙冬春说。
据悉,2024年,园区驿站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4场,为园区企业招工1960人次。推动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只箱包、50条生产线集中开工生产。一方面促进群众在园区集中就业,另一方面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会同人社部门还引导企业将车间建在村里,采用“四单”培训模式(员工和车间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用工车间订单),免费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延伸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李洁
编辑:唐家兴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