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3时52分,立秋节气如约而至。作为秋季首节,它携"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的诗意而来,却非盛夏的骤然谢幕——此时仍处"三伏"中伏,晌午阳光依旧热辣,天地间葱茏如旧,只是时序的指针已悄悄拨向成熟。
田垄间早已藏不住秋的讯息:芝麻果荚鼓着圆肚,正把饱满酿进籽粒;稻穗垂首,穗粒在壳里悄悄灌浆;玉米棒撑裂绿衣,金黄颗粒缀成小元宝。枝头果实红的红、黄的黄,农家晒场也铺开晒秋画卷,辣椒、南瓜在阳光下发亮,风里飘着收成的香。
古人以物候勾勒立秋韵律:"一候凉风至",暑气蒸腾间,偶有清风掠过,拂去黏腻;"二候白露生",晨雾渐浓时,草叶尖凝起细碎的露,映着晨光似碎银;"三候寒蝉鸣",秋意初显处,蝉声转沉,添几分清寂。这三候流转,正是夏消秋长的温柔过渡。
天气里藏着节气的密码:白日余热未消,傍晚却少了大汗淋漓的闷;雨水虽多,落在身上却带了凉意,驱散了盛夏的熏蒸。此时的"咬秋"最是应景,咬一口瓜的甜、枣的脆,让果香涤荡暑气;待秋深些,"贴秋膘"的烟火气便会升起,用一碗热汤、一锅炖肉,为秋冬储能。
从凉风初至到寒蝉渐鸣,立秋是自然的休整与蓄力。万物在夏的炙烤后,借这节气的契机,向着饱满与丰盈,稳稳生长。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毛羽
编辑:张艺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