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笔者来到麻塘村水稻制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十多个工人们正忙着搅拌水泥、修筑路基、平整路肩,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据悉,此次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412万,主要建设内容为乡村道路提质升级6400m,水渠提质改造320m,停车场场地平整3300㎡,新建砌坎400㎡, 水沟盖830m。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促进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产增收。
“这个以工代赈项目真是太好了!150元一天,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干活的同时又教我们技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谈起在这务工,已经60岁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粟泽纯,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现在的工人大概有120余人,其中脱贫户20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30万元”。项目负责人梁初华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能用人工的尽量不使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使用专业队伍,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帮助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进一步激发了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等这个产业路修完以后,我们将探索打造一条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文化展示’的农业观光精品线路,助推李家窑陶瓷文化、赏花品果体验游、水稻制种产业向前发展。”麻塘村党支部书记粟军军说。
产业路的建设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打通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通道”,也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麻塘村产业发展以工代赈项目覆盖了当地水稻制种2000余亩,金秋梨、草莓、火龙果、葡萄等水果产业300亩,更是连接粟裕故居景区的重要通道。通过项目实施让以前的泥巴路“变身”水泥路,夯实了产业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引擎。
“我们这条路的实施离不开老百姓支持,得知要修路,老百姓积极性非常高,粟多维、龙建华等20余户村民无偿让出自留地共700㎡。为了配合施工,李绍波无偿拆除自家30㎡厂房,粟周磊家无偿拆除自家130㎡老宅基地,让施工路段缩短了180米,”说起老百姓的支持与配合,粟军军激动的无以言表。
麻塘村工代赈项目是惠民生、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民风淳朴、崇德向善的写照。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到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既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的威信和影响力,也增强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信心与决心。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宋小萍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