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一堂特殊的劳动课在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举行。炒锅、菜板、菜刀这些烹饪工具被“搬进”了课堂,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一边学习厨艺、制作美食,一边背诵朗读经典诗词,在传承学习中国经典文化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左手拿锅,右手炒菜!”伴随着锅碗瓢盆奏鸣曲,“小厨师们”在灶台前大显身手。老师们将学生分成组别,每组挑选出一个小组长上前领取烹饪需要的菜品,备好菜后,各个灶台开始热锅起油,在老师们的指引下,学生们把领取到的菜陆续倒入锅中翻炒,组员们轮流上前体验下厨的乐趣,整个校园顿时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美食的香气。
在烹饪的同时,老师们还带领学生朗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传统文化诗词,让孩子们在实践场景中身临其境地运用中国经典文化诗词典故,学生们既学会了烹饪技术,又学会了协同合作,还真切体会到了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的内涵。
“我们为什么要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去让孩子们背这些经典呢,我们如果在课堂上背经典的话大家都知道《弟子规》《三字经》等,但是我们用在哪里,什么时候用,可能学生就有一个卡点。”正己教育咨询公司创始人龙一佳表示,把这些研学产品和项目带进校园,就是希望国学经典能够贴近学生,让学生从生活当中、从烟火气息当中,感受到国学经典原来可以这样用,是活的,而不仅限书本上的那些白纸黑字。
“我们做的美少年薯条是最好吃的,还有美少年烤肉。”孩子们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向记者介绍,“美少年烤肉”“美少年薯条”“肉煮地三鲜”……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美食经过学生们的精心烹饪香飘四溢,学生们把自己烹饪好的成果彼此分享,充分感受劳动的自豪和快乐。
据悉,自“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粟裕希望小学按照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要求,将饮食文化搬进课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多方位地体验劳动乐趣,寓教于乐,也让国学经典教育融入生活和自然之中,与现实的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们在现代生活当中更好地理解国学、传承国学、弘扬国学。
“我们在教学当中渗透这个国学,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孩子们在这个快乐的劳动体验当中,他们能够树立这个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懂得劳动的分享,让他们呢在这个活动当中有愉快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粟裕希望小学年级组长梁玉莲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张艺叶
编辑:唐家兴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