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乡村振兴 | 那一片竹海的风景! --会同县金竹镇以党建引领、促村企合股联营、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2023-05-26 10:52:06 字号:

金竹镇,因拥有丰富的楠竹资源而闻名,现有楠竹面积约15万亩,素有“楠竹之乡”美称。

图片1.jpg

金竹镇竹海风光

如何做好竹楠产业这篇大文章,如何将这一座座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干出实效,金竹镇一直在思考、不断在探索。

党建引领,闯出村企合股联营新路子

金竹镇通过党建引领,勇创出“7村+1企”村企合股联营新模式。

党委牵头、组建专班、多方调研、科学谋划并结合镇域楠竹资源特色,推动会同汇达竹业有限公司与楼脚村等7个村通过合股联营形式成立了怀化鸿洁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楼脚村等7个村集体经济占股60%,汇达公司占股40%。

村企合股,通过公司化模式运营,建立健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由汇达竹业法人贺少方和7个村的集体经济能人分别担任要职,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图片2.jpg

县委书记伍罕鸣等县领导调研指导金竹镇村企合股联营工作

相比每个村“单打独斗”,村企合股联营可以有效整合各村资源,走集约发展道路,实现规模化经营,让各村楠竹资源得到拓展的同时,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产生经济“联动效应”。

村企合股,激发楠竹产业振兴新活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金竹镇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楠竹资源丰富,15万亩竹海占全县楠竹资源三分之一;二是楠竹产业基础扎实,有会同汇达竹业有限公司等竹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三是闲置集体资产较多,金竹镇肖家片以前工业产业发达,有造纸厂、四化厂、竹胶板厂闲置资产和撤乡并镇导致闲置的政府楼房。

村企合股联营,把村合作社、龙头企业、楠竹资源基地和农户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村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新模式。

图片3.jpg

工人生产热火朝天

这一新模式有效发挥了汇达竹业这一龙头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盘活了造纸厂、竹胶板厂和政府办公楼等闲置集体资产,盘活了闲置和荒废的楠竹资源。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合作社入股、林农积极参加,大规模山林流转,把分散经营的竹林集约起来,进行提质改造和高标准建设,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财产,激发了楠竹产业振兴的新活力。

利益联动,结出强村惠企富民新硕果

村企合股联营,村合作社、村民、企业三方利益联动,激起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结出强村、惠企、富民三大新硕果。

村集体经济更强。2022年,通过股本分红、山林流转分红,楼脚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5万元,甩掉了集体经济收入仅1万多元的薄弱村帽子。2023年,预计楼脚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40万元,其他6个村通过股本分红和山林流转分红,集体经济收入均可增收30万元以上。

企业集群规模更大。预计2023年汇达竹业和鸿洁公司联合产值将突破1亿元。

村民钱袋子更鼓。“我流转了29亩竹林给汇达公司,每年可得分红2900多元,加上我在汇达公司当熟练工人,每月可挣4800元,我每年在家门口就业收入就可达6万元”楼脚村村民老贺高兴地说。

图片4.jpg

竹枝竹屑边角废料发酵再利用

汇达竹业和鸿洁公司用工将达200多人,加之流转了3万亩竹林,平时雇佣林农开辟林道、楠竹低改、砍伐运输竹子,带动超500人就业,直接受益的农户达9000千多人。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杨洁 汤水

编辑:付俊华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