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跟着节奏舞起来,动起来!”
2023年4月20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舞(会同草龙)实验基地在会同县第一幼儿园授牌,幼儿园负责人正式给该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绪庭、梁梅秀分别颁发了聘书,会同县第一幼儿园也成为了我县第一个正式授牌的非遗项目传承实验基地。
授牌仪式上,“会同草龙”的传承人给孩子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草龙舞”表演。表演者动作矫健灵活,用稻草编织的龙头舞起巧妙生动、趣味十足,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看过大人们的表演后,会同一幼的孩子们也披上草衣,拿起了草龙,亲身体验了一次“草龙舞”的乐趣。
“会同草龙”发源于宝田侗族苗族乡连道苗寨村,是会同非遗文化里的代表,在宝田侗苗群众中世代相传,是他们祈祷扫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特色民俗活动,展现了侗苗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2016年,“会同草龙”项目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传播,‘草龙舞’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通过走入校园可以更好地传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会同草龙”第七代传承人张绪庭说道。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幼儿教育,是会同县第一幼儿园的长远“课题”。此次,该园聘请非遗项目传承人担任孩子们的“特别教师”,让孩子们接触“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以“非遗”文化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幼儿心灵,助力我县非遗文化代代传承。
“让非遗项目融入我们幼儿的一日生活及游戏课程,能够更加促进我们孩子的智慧成长,让他们收获更多的开心和幸福,给他们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回忆。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他们从小树立文化自信。”会同县第一幼儿园园长李素芹说道。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唐家兴 通讯员 何礼旦
编辑:李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