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非凡十年·会同 | 十年奋进书华章 大将故里展新姿
2022-10-11 17:29:20 字号:


图片


热土会同,大将故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立足会同实际,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教育强县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谱写会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新篇。

依山向海,闯出产业发展新天地

金秋9月,在会同连山产业园怀化中钰冶炼有限公司厂房,巨大的矿热炉里火焰熊熊燃烧,工人们正在工作岗位忙碌不停,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就在7月21日,随着一声“会同县‘怀化——北部湾港’铁路海运铁合金专列发车”令下,满载铁合金的会同专列从怀化国际陆港首发,驶向宽阔蔚蓝的广西北部湾港,标志着会同县正搭乘怀化国际陆港的东风驶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来,会同县坚持“大抓实体、大兴产业”工作思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推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实现跨越。逐步形成绿色食品、新能源、电子信息、医养健康(中药材)和生态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竹木加工、矿产加工、汽车零配件、服装服饰加工等传统产业。

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根基,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升级。“会同魔芋”“会同竹笋”获评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新增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23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9家。今年上半年,先后与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达成总投资2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合作项目、与补天药业合作投资15亿元共同筹建连山神农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全力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和集中药材加工、健康食品研发及医药康养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园,推动农业产业跃层升级。

工业产业聚集发展,城区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打造连山园区铁合金、饲料、竹木加工、汽车零配件、建材加工、服饰加工等产业集群和水坪溪园区绿色食品、电子信息、中医药产业集群。今年8月,与上海纽恩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投资5亿元、年产500万只箱包生产制造项目正式落户会同。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家。

第三产业态势逐年向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粟裕故居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粟裕故里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高椅古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椅雪峰村获评湖南省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40万人次。电商产业经营主体超过1000家,线上交易连续三年达到3亿元以上,山区会同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奋进路上,足音铿锵。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同县推出助推项目建设“一单四制”实施办法,即建立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负面行为清单,推行廉政承诺制、四方测评制、末位管理制、红黄牌预警追责制,着力纠治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全县“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实现干部作风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两不误、双促进”。

如今,陆港时代开新局,转身向海天地阔。

会同县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加速推进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要促进商贸物流和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怀化对外开放重要基地,让背靠大山的会同在‘陆港时代’面向大海,让更多‘会’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会同县委书记伍罕鸣表示。

今年8月,会同县委、县政府出台《会同县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行动方案》,制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充分利用会同县是怀化市仅有的两个铁路与工业园区紧密衔接的县市区之一的优势,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着力将会同县打造成怀化国际陆港南片区重要物流支撑节点。

正在规划设计的连山工业园铁路专用线及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公铁联运仓储冷链物流园一期占地300亩,规划货物运输量可达260万吨/年。建成后,能够吸引湘黔桂三地周边县市货物集聚会同流通运输。

驶向蔚蓝启新程,手持彩笔绘新图。在会同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会同人民踔厉奋发,积极参与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响应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东盟货运集结中心的发展战略,全面深度对接RCEP,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背靠大山的会同县在“陆港时代”面朝大海,必将春暖花开!


图片


赓续奋斗 绘就城乡发展新画卷

和风习习,碧水悠悠,车辆往来,长桥如虹。

会同县林城镇长田村集中安置区——望江居,坐落在渠水河畔,安置搬迁户70户301人。该安置区距县城2千米、县人民医院1.5千米、县侗苗医药康养园300米、县城三完小1.2千米,河对面是会同产业开发区,方便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就业。

每天傍晚,搬迁户谭建云都会去楼下的渠水河畔走走。“亲戚来做客,都说我住上了‘江景房’,好羡慕。”谭建云笑眯眯地说,现在,儿子儿媳务工,自己负责带孙女,“做梦都想不到,竟然就这样告别大山阻隔、林深路远的穷日子,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

十年波澜壮阔,会同山乡巨变。舒展大将故里画卷,一组组亮眼数据令人振奋,一个个发展成果催人奋进,一幅幅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新图景跃然而出。

地区生产总值从46.05亿元跃升至100.26亿元,增长117.7%。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2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至27390元、13771元。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658户,实施易地搬迁3234户,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94处,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089户689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茶叶委托扶贫、“六个一”自主择业产业扶贫等精准脱贫经验得到中央、省、市高度认可,工业集中区集中安置小区成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十年来,会同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用激情描绘美丽家园,用汗水浇铸幸福坐标,坚定不移补齐基础短板,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深入实施县城“北扩东进西拓”战略,城区路网实现“三纵三横”到“七纵七横”的跨越,县城建成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增加到8.2平方公里。开发精品小区13个,改造老旧小区91个,“党建引领”等经验做法入选2021年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会同县为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县级城市。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通过省级验收,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入列全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枫木村、高椅村荣登全国文明村镇“国字榜”。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088公里,顺利通过“四好农村路”省级验收。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从1300多公里增长至5300多公里,行政村通水泥路、通客运车均达100%,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2条,成功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省级示范县,乘车票价下降30%;农网改造、农村通宽带、农村4G信号和广播电视“村村响”覆盖率均达到100%。

锐意改革 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悠悠青山自入画,遍野青绿春长归。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会同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重点林区县,被誉为“广木之乡”“南竹之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会同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在2012年,会同县就咬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放松,率先在全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

近年来,会同县坚定不移将创新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推深做实林长制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建立林权评估、收储、交易、流转一体化平台和“政府主导、银行主推、保险主保、林农主角、林企主体”工作机制。

十年磨一剑。2021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怀化分行与会同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授信3亿元贷款,共同推出林业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会同林权抵押贷款。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林权抵押贷款171笔,流转林地8.3万亩,贷款金额1.3亿元,带动4000余户家庭和25个村集体增收。今年7月,“会同经验”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广。

放眼会同,碧水蓝天,绿树依依,古村若珠,新颜如画。大将故里,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会同热土,正生动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华章!

为持续保护生态优势和绿色财富,会同县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片长制,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不断提升,各项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考核断面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渠水会同段荣获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称号。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积极与中科院会同生态站开展合作,碳汇交易基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十年来,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会同县改革发展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会同县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推行“党员小组长制”,进一步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探索构建“党支部书记领导—党员小组长负责—党员小组长先锋队助力”三级工作体系,把党的工作覆盖到群众的家门口,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5月,在全县全面推行村(社区)统战组长和村民小组统战小组长制度,不断拓展统战工作新领域,进一步延伸统战工作触角,实现县、乡、村、组四级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更好地凝聚基层人心与力量,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有力提升基层统一战线治理体系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为推动实现乡村协调发展、全面振兴、共同富裕,会同县在堡子镇上坊村、黄旗村等五个村庄联合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实行“五联五共五创”,即:组织联建,共聚党建合力;产业联培,共促群众增收;人才联育,共创发展动能;生态联治,共建美丽村庄;文化联融,共筑精神家园。争创党建引领示范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区、乡村治理示范片区、村集体经济培育示范片区和平安乡村示范片区。

乡村要振兴,治理需先行。会同县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搭建“会同县乡村智理平台”,坚持党委主导、政府主办、部门主管、乡镇主责、村居主抓、群众主角的原则,以“法治+德治+自治+大数据”为抓手,以“清单制+积分制+红黄绿三色制”为路径,通过实施线上“积分兑换+集体经济积分分红+金融积分贷款与授信”,线下“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村规民约”模式管理,从“三治”到“三制”,实现“治理+监督+服务”于一体。真正让村民的正负面行为与诚信度相匹配,让大数据与村民物质利益相关联,使得好人好事得褒奖,陈规陋习得改善,违法乱纪得惩罚,从而达到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服务群众的目的,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风险评估和疑难信访积案公众听证评访经验得到中央、省、市推介;边界联防联调工作经验得到省、市高度赞许;一体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图片


情倾民生,实现群众幸福新提升

为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十年来,会同聚焦民生谋发展,奋力发展惠民生,使人民群众温暖更有质感、幸福触手可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会同县委、县政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党政齐抓共管重视教育,教师矢志不渝敬业乐教,社会各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育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势头强劲。

十年来,会同县教育建设累计投资25亿元以上,完成了县一中搬迁和城北学校、芙蓉学校及一批乡村学校建设,新增学位2万余个,全面化解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大班额。

春雨润沃土,硕果满枝头。十年录取本科学生7501人、专科9000余人,考入北大、清华12人。2022年,本科上线人数1047人,本科上线率63.5%,蔡鑫同学以历史类档分672分居全省第一。

教育成为会同最闪亮的名片。会同县高考质量综合评估连续11年排名怀化各县(市、区)第一,初中学考各类指标均排全市前列,被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等,工作经验多次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推介。

健康会同建设让群众得实惠。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水平提升工程,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配备、中医馆建设和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实现全覆盖。县人民医院完成改扩建并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建成并运营。大力推进医疗改革,成为全市中医日间病房结算试点县。开展医疗降费三年行动,群众县内次均住院费用3386元,比周边县市低1500元以上,每年为群众节省开支1.2亿元。坚决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密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生活有序。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4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双拥创建成果辉煌,连续六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县”、八次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县”。

回首来时路,累累硕果鼓舞人心;展望新征程,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大力实施‘1345’工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积极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以做强县城为总揽;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教育强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新能源、电子信息、医养健康(中药材)和生态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湘黔边区红色文化引领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新的赶考之路上,会同人民正锚定新坐标、新方向,传承弘扬粟裕大将“对党忠诚、善于学习、求真务实、敢打硬仗、淡泊名利”崇高风范,同心聚力奋勇担当,砥砺拼搏阔步向前,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继续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新的华章!(何乐川 丁赟)


图片


(原载于2022年10月11日《怀化日报》)


来源: 怀化新闻网 掌上怀化

编辑:张艺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