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甜甜的月饼,浓浓的乡恋
2022-08-21 15:29:16 字号:

有一种乡愁叫堡子柴火月饼,月是故乡明,饼是堡子香。在外的游子,捧着堡子柴火月饼望明月,品味儿时味道思故乡。

62e00746-b52b-43cc-981a-dcafdb24688e.jpg

位于会同县中北部的堡子镇,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宜农宜商,枝柳铁路、包茂高速与209国道贯穿南北。

每年临近中秋,堡子镇的村民都会架起炉灶,点燃柴火,来制作传统的手工月饼,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柴火月饼。而每年做月饼的传统习俗,已经在镇子上延续了上百年。

0c74990c-dd76-45cb-8e66-b4f81cbccd91.png

如今,堡子已成为月饼小镇,七家柴火月饼作坊,犹如七位仙女下凡,编织出美丽的柴火月饼花环,整个堡子集镇飘散出浓郁的醇香。切一块又香又酥的柴火月饼,在月光下的庭院里,一家人分享着生活的感动与欢笑。

“柴是山里砍的杂木柴,一大早就烧旺了,旺火在烤炉两侧,炉子下方用木炭烘烤,这样的慢火烤出来的饼更香!”

刚出炉的月饼色泽金黄,香气四溢,酥脆可口。咬上一口,细细咀嚼,满口的香甜不断冲击着味蕾,令人久久回味。

堡子手工柴火月饼现有的各种口味都是经上百年积淀精炼,或香脆,或软糯,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想要制作出传统的堡子手工柴火月饼,第一步就是和面,与一般的糕点制作大不一样,面团不添加水,而是将正宗土鸡蛋打入洗白的镜面,再倒入上好的植物油,采用手工揉搓和面,靠双手的触感,能更好地计算出力道的大小,从而把握面团的劲道;月饼的配馅也是相当有讲究,核桃仁、葡萄干、腰果等10余种食材,比例不同做出的口感就有着天壤之别;包馅和制模,则是将和好的面团掐取合适的小团,摊开将馅料包裹成圆,再用模具固定,以木锤敲打定型。敲打时,特别要注意力度,既要让月饼形状更圆,又通过击打,让面和馅更加融合,成型后再将月饼放入铺满了湿润的白芝麻的竹筛中,通过不断地摇晃使月饼均匀沾满白芝麻,这样既能增加饼香,又能保护饼皮不被烈火烤焦;最后是烤饼,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火大了容易烤糊,火小则烤不熟,都会影响口感,一般由经验老道的师傅掌炉。在炉子的两边烧火,中间放饼,烧炉火一定要用山里砍的杂木柴,杂木柴烧出的红彤彤火炭,恒温慢烤,犹如促膝对话,木香渗入,里外皆香,诱人的气味不断散发,烤出来的月饼格外香酥。

一个传统的柴火月饼有一斤重,带着浓浓的家乡味。传统手艺代代相传,每逢中秋佳节前夕,集镇上就变得热闹异常,“柴火月饼”逐渐成为会同堡子镇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每年中秋前后,堡子镇生产的柴火月饼总生产量在100万斤左右,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的净收入达到2000万元。

如今的堡子手工柴火月饼声名远播,荣登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众多媒体推介,一展乡土风华。百年柴火月饼史壮美如画,既传承古老的技艺,又不断进行新的研发,各家柴火月饼作坊,既各创特色,又抱团发展,让儿时味蕾的记忆复苏升华,让这个古老的传统手艺,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来源:会同新闻网

编辑:许诺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