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春种正当时。近日,在会同县连山乡连山村田间地头,村民们在种粮大户唐涛带领下,整地播种、运送物资、搭棚育苗、引水灌溉、除草施肥、抢插早秧……一派农忙的景象。
田间,唐涛驾驶他的插秧机装载着一盘盘嫩绿的秧苗在水田里来回穿梭。“原来,我们都是采用人工的形式进行插秧,一亩地要好几个人,现在有了机器,一天能插10余亩地,比起以往人工插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种粮大户唐涛告诉记者,往年靠人工插秧,经常为请不到人而发愁;今年开春以来,有了机器助阵,让种地省时省力又省心。
早些年,唐涛在外漂泊闯荡。2009年,怀恋家乡的他毅然从浙江辞工回村,承包了一片鱼塘和几十亩土地,开始了自己的“田园”创业生活。“村里外出务工的人较多,一些土地疏于管护,我是农民的儿子,看到这些有点心痛,祖祖辈辈都种粮食,我就想能不能种粮食种出点名堂来。”谈及当初回归乡村种地的初衷,唐涛这样说。
从之前的种几十亩稻田,发展到如今经营300多亩的种植大户,唐涛靠的是脚踏实地,勤劳苦干。在他带领下,连山乡建设村、大坪村、连山村不少村民跟着他一起干,流转托管土地,壮大种植规模,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2018年,唐涛成立农村家庭农场合作社,当时吸纳扶贫户10余人。“刚成立没多久,在我这做事的一天能有个几十元,长期做的一年也有一万多元收入,另外还有田地流转的分红。”唐涛告诉记者,去年,他与连山村村民宋秀军合作,增购了一台收割机和旋耕机,又新增流转耕地面积120亩。2021年,他流转稻田335亩,收获稻谷32万斤,产值47万余元,加上国家的种粮扶持政策,一年下来收益还比较可观,极大提升了他种粮的信心和积极性。
为了能帮助唐涛等种粮大户们更好地开展春耕生产,连山乡实行技术指导、标准化育秧、农资供应一体化服务,稳步推进春耕生产。“连山乡政府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民春耕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我们很受用。”唐涛介绍。因地施策、因户施策、抓好落实,连山已在全乡掀起了春耕生产高潮。
从浙江务工回乡创业,唐涛与“农”共舞已有13个年头,期间他累计流转土地3646亩,生产稻谷1800余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次,带动了一大批以种粮为业的规模大户,为会同的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量、耕地抛荒整治、劳动力就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唐涛也于2011—2019年多次获得县、市级农业产业、粮食生产、农机工作等方面表彰,2020年被评为怀化市种粮大户。
“今年我打算流转耕地340亩,整治抛荒耕地60亩,争取粮食总产35万斤以上,用一个普通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唐涛望着身边希望的田野,决心把激情交付给乡村热土,参与并见证家乡的发展振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付俊华
编辑:毛羽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