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春耕备耕进行时 | 会同连山:齐心协力备春耕
2022-03-08 17:45:01 字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好时节——备农资、修农水、翻田地、忙春播……农户们抢抓农时不负春光,一部春耕备耕“大片”正在田间上映。

3月8日,在会同县连山乡建设村,村民们正在田边劳作,割草机器轰鸣;旋耕机开足马力,刀片翻转,嗒嗒作响,一派春事农忙的田园图景。正驾驶旋耕机对农田进行翻耕的,是建设村响当当的水稻种植大户张雪峰,他想利用这大好天气抓紧整好地,紧接着就要着手育秧了。

265A0518.MOV_20180413_173658.722.jpg

“去年我流转了130多亩地,一亩大概的收益在一两千元左右,今年在建设村又多流转了40来亩,每年耕种面积稍微加一点,收入逐年多一点。”水稻种植大户张雪峰开心地说。他告诉记者,去年水稻种植年产值大概10万元左右;每到插秧的时候,一次性要请十几个工人,每个工人一天要花一两百元左右的工钱。“土地流转,种植规模化以后,不仅增强了我的成就感,也增强了其他农户的获得感。”

DJI_0054.MOV_20180413_173736.538.jpg

“我们家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我年纪大了,很多重活都做不了,就把地流转出去,每年还能收点钱回来,地也没荒着,也算是不错的。”流转土地给张雪峰种植的几户农户对记者说,除了流转土地有收入,每到农忙需要人干活的时候找点力所能及的事干,也能有些收入补贴家用。

265A0514.MOV_20180413_173711.402.jpg

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推进,植保无人机已成为当地开展春耕生产的“新宠”。在田间地头上空,植保无人机对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追加返青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群众纷纷点赞。“这个无人机使用起来其实很简单,喷洒一亩地也只要百十来块钱,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节约了人力财力成本。”宝照村支部书记杨水长和村民们分享这新入手的“宝贝”,显得兴奋。为提升农耕科技含量,该乡因地制宜、抓好示范、以点带面,力促“科技种田、越种越甜”。

265A0524.MOV_20180413_173620.850.jpg

在连山农资店,为帮助种植户做好春耕准备,连山乡人民政府专门组织开展相关服务,免费上门对农业物资销售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和销售指导,确保农户购买到“放心”农资,并提醒店家做好咨询解答服务,让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户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方面分清类别,精准助力春耕生产。

“我这主营水稻、蔬菜、西瓜等种子,今年天气和雨水都很不错,店里农资销售情况也很好,老百姓春耕备耕积极性也很高。”连山馨隆农资经营部老板蒋茂荣一边介绍农资销售情况,一边热情接待前来采购咨询的顾客。记者在店内看到,化肥、种子、农药等摆放整整齐齐,不时有顾客到店问价和购买。

265A0533.MOV_20180413_173613.306.jpg

“连山乡有17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5700多人;稻田面积16000多亩。春耕备耕以来,乡人民政府印发了《给全乡群众的一封信》《种植综合防治方法》等各类生产知识宣传指导资料,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民春耕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户增产增收。”连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师李红卫介绍,全乡一共有8个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稻田综合利用不充分,乡党委政府把春耕备耕和粮食生产当做全年重要工作来抓,因地施策、因户施策、抓好落实,已在全乡掀起了春耕备耕生产高潮。

DJI_0047.MOV_20180413_173852.355.jpg

希望的田野,正在耕耘、播种、生长着满满希望!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付俊华 通讯员 汪朵朵

编辑:李洁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