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会同:“四好农村路”托举起“云上雪峰”
2022-01-24 10:35:39 字号:

随风摇曳的花,白墙青瓦的人家,生动精美的乡风壁画,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从会同县城驱车66公里1个半小时,就能到达该县被云雾缭绕的偏远村——高椅乡雪峰村。藏在深闺有人识,山外远客慕名至,雪峰村多亏了穿行山间的四好农村路。

一条“民生路”

雪峰村曾经的贫困率高达42.2%。现如今,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完善建设,游客也被“云上雪峰”吸引而来,曾经的贫困村现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村。

“以前,雪峰村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到会同县城需要几个小时,我们都觉得很不方便。现在,路面是水泥的,也加装了护栏,去县城也方便多了。”记者和雪峰村村民刘大姐坐在雪峰村新修的凉亭下聊起近几年雪峰的变化,刘大姐甭提有多高兴。

会同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铺就了一条条百姓的“民生路”。

一条“产业路”

“守着绿色银行过苦日子,取不出多少红票子。”雪峰村因其位于雪峰山山脚而闻名,也因地理位置较偏僻而发展受到限制。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雪峰村也建起了楠竹加工的厂房,有了自己的高山云雾茶等产业基地

“从前我们这里的路,小车进出都很困难,更别提运输的大货车了。我们会同是全国闻名的‘楠竹之乡’,雪峰村就有约7000多亩的楠竹,因为交通不便,这些楠竹很大一部分都烂在了山上。”雪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忠泽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中,全村35.5公里的道路修通后,扶贫工作队组织投资300万元建了‘雪之锋’楠竹加工厂,不仅楠竹加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解决了3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会同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四好农村路”连接百姓的幸福新生活,振兴列车开上了发展“快车道”。

一条“致富路”

村与村连网成片、组与组路路相通,“四好农村路畅通了乡村“血脉”,催生了乡村面貌“蝶变”。

“以前我们村没有修路,家里喂的鸡鸭只能自己吃,或者是送人,现在交通好了,发展养殖使我们的收入日益提高,日子越过越好。”脱贫户李洪元开心地和记者分享喜悦。

产业兴旺,民生富裕。随着道路的通畅,雪峰村的特色被一一带出。“民宿旅游、楠竹加工、雪峰乌骨鸡养殖等产业乘势而起,形成养殖、加工、服务多元发展产业格局,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雪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道华对记者说。

“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联系的是党心和民心。如今,一条条公路在乡村间蜿蜒延伸。近两年,会同县严格落实分级管理和“路长制”要求,设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机制,组建了县级路政员、乡级监管员、村级护路员农村公路三级路政管理队伍;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设“四好农村公路”乡、村养护管理站248个,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吸纳公路沿线脱贫户参与农村公路养护;重拳推进道路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极大改善了农村公路的安全通行条件。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72亿元,改造农村公路599公里、村组道路1091公里、加宽提质改造520公里、实施安保工程774公里。2021年会同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高质量通过省级验收。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付俊华

编辑:王敏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