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身边好人:8年爱的付出,助女孩圆大学梦
2019-04-17 08:33:49 字号:

  会同新闻网4月16日讯(记者朱毅)“虽然她叫我叔叔,但在我们心里,她就是我们的‘女儿’。”张镭指着手机照片上的女孩说道,脸上露出笑容。

  照片里的女孩叫杨兰(应受访者要求,名字为化名),会同县金子岩乡人,现为西南财经大学英语翻译专业大二学生。

  张镭夫妇和杨兰的故事,要从2012年开始说起。因家庭变故,杨兰曾面临失学,但在张镭夫妇的资助下,杨兰顺利念完初中、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学,两家人从原本陌生到亲如一家,让世间多了一份感动。

  张镭在县发改局上班,妻子于亚平经营一家口腔诊所,夫妻二人平时热衷公益事业,一直想资助一位贫困学生。2012年的一天,张镭从县妇联获悉这样一个消息,金子岩乡一户杨姓村民,全家经济仅靠丈夫一人支撑,却在田间劳作时意外身亡,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女,妻子无力独自承担儿女学费。张镭夫妇经多方打听到,女孩读书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也很好。确认情况后,张镭夫妇决定资助这个女孩,帮她完成学业,并打算前往学校见个面。这个女孩就是杨兰,14岁,当年在会同县第一中学读初二。

  “她很瘦弱,个子小小的,脸色有点白。”初见杨兰,是2012年的一个晚上,张镭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到学校看望杨兰,并向班主任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得知杨兰在班上的成绩很好,也是一位很要强的女生,学习非常刻苦。

  “父亲过世后,对我的打击很大,我也知道家里困难,所以打算听从妈妈的话,放弃学业回家。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张叔叔和于阿姨的出现,改变了我的一生,真的很感激他们。”杨兰表示,在她生命中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张镭夫妇走进了她的生活,不仅从经济上帮助她,更是给了她一份爱和关怀,带给了她另一个家。

  从此,张镭夫妇多了一个女儿。每周末放学,张镭总是把杨兰接到家里,为她准备可口的饭菜,补充营养,并让女儿张碧麟陪伴杨兰。

  “穿的用的,两个女儿都是同等待遇,杨兰也很懂事,经常帮妹妹补习功课。”于亚平非常喜欢这个乖巧的“女儿”,经常带她上街,帮她添置衣物和日常用品。

  “我觉得帮助人,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上的给予,更要从情感上去关心和照顾。”有空的时候,张镭经常会打电话给杨兰的班主任,询问她的学习情况,并参加班级的家长会,主动找杨兰谈心,了解她的思想动态,鼓舞和激励她。特别是高考期间,张镭夫妇也和其他父母一样紧张,不时给杨兰送去营养品,带她散散心,并帮她参谋大学志愿报考计划,最后杨兰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财经大学录取。

  大学报到是张镭亲自送杨兰去的,这也是杨兰第一次出远门,张镭有些不放心,所以一路上不时叮嘱她入学后的注意事项,还让她经常给家里打电话。

  “坐在火车上时,觉得叔叔的背影很像朱自清父亲的背影,都是那么温暖可靠。”杨兰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她说入学后因为周围的事情都很新奇,自己很激动,就忘记给张叔叔打电话,张镭还特意打电话过来关心她,看她是否一切顺利。

  “其实帮助人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当你看到她越来越优秀,她的人生越来越闪亮,而这其中也有你的参与,你会觉得很自豪。”张镭打算资助杨兰念完大学后,再去物色一个贫困学生,资助他念书。

  记者手札:一个是勤奋好学、自强独立的学生,一个是充满爱心、正能量满满的市民,就因为一份不求回报的善念,张镭帮助杨兰圆了“大学梦”。从初二到大二的学费和生活费,张镭资助杨兰大概花费四五万元左右,但更多的却是情感和时间上的倾注。所以,记者相信他们是上辈子积累的缘分,今生才会以如此的方式相遇,他们相互在对方身上寻找到了回报,张镭收获了乖巧优秀的女儿,杨兰有了爱她的另一个“爸爸妈妈”。

来源: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